關於乾眼症-乾眼症介紹
乾眼症全名為「乾性角結膜炎」,是一種因眼睛淚腺分泌失調,導致淚膜無法保持眼睛表面濕潤而導致發炎,影響包括結膜和角膜在內眼表的一種疾病。根據調查約佔成人人口比例三成。40 歲以上成年人口,研究發現有些國家甚至高達 75 %。
一、什麼是乾眼症?
正常眼睛表面會有一層淚液,又稱為淚膜,經由眨眼來分布均勻在眼角膜及結膜,形成一個潤滑的保護膜,而淚膜由外至內又分為三層,分別是脂質層、水質層與黏液層,用來保持眼睛表面的濕潤,只要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分布不均,皆有可能發生乾眼症,若未積極治療,可能會導致角膜表面潰瘍或混濁,嚴重可能會因此導致失明。
現代人上班使用電腦工作,下班後回家滑平板、手機當作休閒娛樂,就連學生都因為疫情影響改成遠距教學被迫得面對電腦一整天,從老到幼,這個世代不得不面對生活已來到了與3C產品密不可分的階段。然而面對電子用品使用過度所帶來的後遺症,其中眼睛乾澀感最常見,若長期有不適感(例如頻繁感到乾澀、疲勞、容易流淚、眼睛有異物感,或視力模糊、睫毛四周出現皮屑且眼睛灼熱、刺痛及紅眼等症狀),就有可能是罹患乾眼症。
二、乾眼症常見症狀
乾眼症的常見症狀包含容易疲倦、眼睛乾眼、有異物感、痛灼熱感,眼皮緊繃沉重、分泌物黏稠,怕風、畏光,對外界刺激很敏感等;較嚴重者眼睛會紅、腫、充血、角質化,角膜上皮破皮而有絲狀物黏附,也可能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,如果患者有角膜病變時,眨眼時更會有強烈疼痛感。
三、乾眼症等級
第1級:單純為淚液層不穩定。
第2級:角膜(黑眼珠部分)與結膜(白眼珠部分)表面過乾,產生斑點狀的上皮缺損(破皮),如嘴唇太過乾燥龜裂現象,稱之為點狀角膜炎。
第3級:角膜表面開始出現絲狀分泌物附著,明顯角膜染色、角膜炎,引發強烈不適感。
第4級:出現角膜潰瘍的症狀,且有嚴重併發症。
醫師建議,輕症的患者可讓眼睛適度的休息,搭配使用人工淚液/藥膏來減緩不適,在這個階段的患者,只要有正確的護眼觀念,就可以將疾病控制。
四、乾眼症成因
而除了用眼過度外,乾眼症的成因有很多種,以下整理出9項會造成乾眼症的原因,其中前3項是受外部影響,後6項是藥物及眼部或身體疾病本身問題。
1)過度使用3C產品
因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,眼睛受藍光刺激時間過長,或眨眼次數過少等原因,導致乾眼症盛行年齡層越來越廣,且有年齡層下降的趨勢。
2)自然老化與女性賀爾蒙影響
醫學研究指出,五十歲後是乾眼症的好發年齡,隨著年紀增長,淚液的分泌量、品質都會降低,除此之外,賀爾蒙的變化,也會導致女性在邁入更年期後症狀加劇。
3)環境影響
若長時間待在乾燥、過熱或風大的環境或室內冷氣造成環境過乾,都會讓眼睛感到不適。另外菸與酒精、咖啡因也會透過血流對眼睛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。
4)藥物的副作用
有些藥物(如抗憂鬱藥、降血壓藥物、荷爾蒙治療和口服避孕藥、抗組織胺藥)等都會有讓眼睛乾澀的副作用,建議服用藥物前先諮詢醫生全面了解可能的副作用。
5)發炎性疾病/自體免疫疾病的副作用
如糖尿病、紅斑性狼瘡、風溼性關節炎,或俗稱「乾燥症」的修格蘭氏症候,都有可能因為引起淚腺發炎萎縮或纖維化,使淚水的分泌缺少而導致乾眼症狀。
6)眼部黏液缺乏
維他命A缺乏症、結膜結疤(如史帝芬-強生症候群、化學灼傷、砂眼、放射線照射等)等,會破壞結膜的杯狀細胞,使黏液的分泌缺少,而引起乾眼症。
7)眼部油脂缺乏
如眼瞼炎、脂漏性眼瞼等,造成瞼板腺功能異常,使得油脂分泌缺少。
8)眼瞼結構不良
如眼瞼內翻、眼瞼外翻等機械性覆蓋不良的眼瞼,會因為眼瞼結構問題,造成淚水的過度蒸發進而引發乾眼症。
9)眨眼次數過低
正常的情況下,眼睛平均每分鐘眨眼22次,眨眼可推動角膜的各點佈滿淚液,若每分鐘眨眼次數過低,(例如專注於使用電腦屏幕時可能會只剩下7至10次),就容易造成淚水蒸發過多、淚水補充不足、淚膜不穩定等情形,也會引起眼睛的不適。
五、乾眼症風險因子
根據臨床研究指出,若有出現這幾項風險因子,建議平時應做好保養,並注意眼睛狀況:
1)先天條件與生活習慣
‧年長者眼睛功能退化。
‧亞洲人較高機率。
‧女性罹患乾眼症是男性的2倍。
‧有戴隱形眼鏡習慣。
‧飲食缺乏Omega-3脂肪酸。
2)環境
‧長時間閱讀。
‧需長時間駕駛。
‧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。
‧長期使用3C。
‧長時間待在冷氣房。
‧時常在低濕度或有風的環境。
3)慢性疾病
‧糖尿病。
‧青光眼。
‧帕金森氏症。
‧季節性過敏。
‧甲狀腺相關疾病。
‧憂鬱症。
‧酒糟肌。
4)自體免疫疾病
‧結節病
‧乾燥症候群
‧類風溼性關節炎
5)服用藥物
‧口服避孕藥
‧精神疾病藥物
‧青光眼藥物
‧抗病毒藥物
‧雌激素
‧利尿劑
6)手術或外傷
‧眼睛有外傷
‧繡紋眼線
‧曾做過近視手術